- 小
- 中
- 大
- 字号:
“八五”普法工作开展以来,我市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,注重顶层设计、分类施策,各项普法工作深入开展、有序推进、持续发展,增强了社会法治观念,提高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。
高位推动,强化领导。我市将“八五”普法开展情况纳入全市绩效考评范畴,纳入《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普法专项工作考评指标体系》,将法治宣传教育由“软任务”变成“硬指标”,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参与实施普法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“八五”普法工作开展以来,市委宣传部、市司法局连续3年联合印发《全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点》,制定了年度普法责任清单,确保了各项普法任务落稳落细落实。
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。我市围绕粮食增产、能源、农牧产品加工、十大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,将普法融入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法律服务过程,组织各地各部门深入企业、乡村、医院、学校开展法治体检、法律宣传、法律讲座等一系列优质高效法律服务。着力加强全市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建设,开展“同心法律助企行”专项行动,出台服务企业18项措施,持续开展“送法进百企”活动,广泛宣传民法典、“首违不罚清单”制度等法规制度。开通法律援助服务和行政复议(仲裁)案件立案绿色通道,成立“法治体检中心”,在企业布设“公共法律服务先锋岗”160余个,在“公共法律服务APP云超市”中开设企业法治体检版块,组建由5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后台服务团,实现了“线下”体检向“线上+线下”双联动体检转型。
突出重点,把握关键。我市以“12·4”国家宪法日、宪法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,组织开展宪法进企业、宪法进农村、宪法进机关、宪法进校园、宪法进社区、宪法进军营、宪法进网络活动2000余场次,组织开展“宪”在说法、“宪”言献策、“宪”入万家等特色活动。连续3年开展“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”主题宣传活动,组织开展民法典集中宣传、观看学习民法典公开课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集中学习、民法典“七进”法治宣传活动1500多场次。结合白城地域特点,瞄准草原生态、湿地保护等生态环保领域,以大安嫩江湾湿地、洮南二龙草场、镇赉万宝山草场、通榆向海湿地、洮北青山草场等为辐射点,入村开展“践行绿色原则装‘典’生态白城”专项宣传活动,广泛宣传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》《白城市草原生态保护条例》等法律法规,真正做到普法宣传为生态白城赋能、为民生工程护航。
分层分类,精准普法。我市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,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、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。“八五”普法工作开展以来,在全市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、新任副县(处)级领导职务公务员培训班等23个班次中,设计安排法律法规学习专题,接受法治专题培训2731人次。以“青春心向党·普法我先行”等主题活动为载体,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、宪法晨读、征文比赛等活动,引导全市青少年牢固树立法律意识、增强法治观念。全市成立145个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类社会组织,定期深入社区、面向居民开展普法宣传、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。全市3021名“法律明白人”充分履职,在宣传政策法规、引导法律服务、化解矛盾纠纷、参与社会治理中示范引领,为农村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组织全市1万多名乡镇干部、村“两委”干部、街道社区干部、驻村干部、司法所干部等参加线上法治培训,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依法行政、依规履职能力。
创新引领,营造氛围。围绕民法典、电信诈骗等主题,组织创作了80多个微电影、短视频、漫画、动画等法治文化作品。创新推出《说法》栏目,围绕优化营商环境、文明城创建、补植增绿、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多项全市重点工作,创作推出30余条法治短视频。创新“播、视、报、网、端、微”立体化宣传模式,以白城日报等主流媒体为牵引,充分利用白城之窗、指尖白城、学习强国、新时代E支部、全市各级政务媒体,开展分众化、差异化、互动化法治宣传教育。研发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项目,将公共法律服务版块植入智能机顶盒,广大群众只要打开电视即可实现一对一、一对多实时视频对接,享受无差别的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。研发“公共法律服务APP云超市”,在全市布设“法律服务先锋岗”5292个,覆盖全市各乡镇(街道)、社区、行政村公共场所及住宅小区、商场超市、公交车站、企业事业单位,将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作中,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,实现“掌上学法”。
|
初审:周立辉
复审:武晶
终审:张国锋
相关链接
-
主办单位:白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:0436-3561019
网站标识2208000008 ICP备案编号:吉ICP备2021004245号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