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网搜
发布时间:2024-06-06 13:43:00 来源:
  • 字号:
收藏
我市下足“功夫”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

近年来,我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牢固树立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经济发展的工作思想,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切入点,层层推进、步步深入,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。2023年,白城市被命名为吉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。

突出“三个重视”,推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市同强共进。高度重视法治环境顶层构建,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主体工程,列入全市100项重点工作,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、绩效考评、法治督察等内容,与经济发展、乡村振兴同推进同落实。高度重视法治环境进程推进,将法治服务经济内容列入专题述法内容,在实现专题述法全覆盖的同时,强化全市各部门法治化服务意识,营商环境建设连年排在全省前列。高度重视法治人才队伍建设,以法治护航白城“一三三四”高质量发展战略三年行动为总抓手,全市18个重点部门和40名律师及志愿者,组建“三团一盟”,为法治政府建设充实了服务保障力量。

突出“三个深化”,推进改革创新与法治政府同频共振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,充分发挥各级“零跑团”作用,发挥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功能,普及行政审批服务“马上办、网上办、就近办、一次办、自助办”,高频事项实现“一网、一门、一次”。清理证明事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,推行“证照分离、多证合一”,全方位公开部门权责清单、负面清单,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。全面推开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位列全国第4,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位列第12位,东北地区排名第1位。深化行政执法改革,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组建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,编制完成行政执法“四张清单”“四张流程图”,市级28个执法部门共编制出台“四张清单”2479,“一案三书”、首违不罚制度得到有效落实,53项罚款事项行政裁量权基准进行调整备案,系统开展了各类执法领域专项整治,执法满意度稳步提升。深化司法制度改革,落实行政复议改革,成立专门复议机构,充实复议办案人员队伍。依法经济仲裁扶企,裁决商品房买卖合同、民间借贷、工程款等仲裁案件450余件,标的额8000万元,及时解决了纠纷,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,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(站、室)1145个,覆盖1038个村(居),设立法律服务热线41条,开通服务企业“绿色通道”32个,形成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格局。坚持和发展“枫桥经验”,发挥“一村一辅警”、人民调解员作用,升级“百姓说事点”为个人调解组织40个,实现镇街、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。通过加强推进一系列改革,打通法律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企业入市达产效率明显提高,企业运行稳步推进,全市高危企业、规上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化。

突出“三个持续”,推行人民至上与法治服务同谋共惠。持续发挥权力监督主导地位,以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作为监督主战线,在着力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期盼,纠正执法部门执法不规范、行政机关应简化审批手续等方面,重点列入人大代表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,几年来我市人大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满意度、办复率均达100%。持续加大抽象行政行为规范,严格实行政府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、统一编号、统一印发的“三统一”制度,出台市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标准,建立健全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机制,实现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全覆盖,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备案制度和“六书两单”工作制度,围绕“五个参与”,对重大合同进行前置审查、对重大案件进行法律论证,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。正确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,实行清单管理制度,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率达100%。持续营造法治环境建设氛围,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需要全民参与、全民守法,形成统一的社会共识。充分结合民法典、反不正当竞争法、反垄断法、公司法等宣传和学习活动,采取“进机关、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单位”模式,开展各类活动500余次,弘扬法治意识,增加全社会参与度,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精神滋养。同时深入推进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要求全体人员依法办事、尊重法治,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问题、处理事务,把转变服务效能、提升企业获得感作为目标,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。